首页 > 优秀案例 > 案例详情

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销售收入增长,生产成本减低,企业利税增长,实现产品双向质量追%

    服务成效

  • 直销%

    销售渠道

  • 10%

    产能增加

  • /亿元

    利润提升

企业信息

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9年,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主要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生产醋酸衍生物系列产品规模较大,品种较全的综合性化工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颜料和染料中间体、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四大系列品种。公司致力于打造“食品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高端精细化学品”基地,推行绿色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拥有专利百余项,与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畅销全国以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户需求

近年来,随着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而现有的生产情况电话上报、报表手工录入、人工分析等传统管理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南通醋酸化工的需求。 企业车间级系统没有有效的数据集成,无法有效实现生产数据的交互与共享;厂区生产设备的健康状态未进行有效的信息化透明管理,设备整体状态对于管理层无法及时有效获取,处于游离状态。生产车间对生产工艺优化、设备安全运行、节能降耗等方面数据需求度较高,对数据效能的进一步挖掘提出了新的要求。

解决方案

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生产管理系统(MES)和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企业控制系统信息孤岛问题,消除企业数据断层现象,提高企业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实。 由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主导,组建了包括智能制造、信息化、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领域专家团队,于2022年9月至10月期间为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对企业设计、生产、物流等生命周期和设备、单元、车间等系统层级的数字特征开展的全面诊断,帮助企业找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向,为企业“量身定制”转型发展路径、策划“智改数转”项目,并针对企业智改数转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可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共有约8000余台生产相关设备,约2台工业机器人,10台自传送线,自动监测设备2000余台,8套DCS系统,70余套PLC系统,车间设备均未联网数据未处于在线状态。车间设备具备一定的自动化程度,企业目前已有五位一体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金蝶ERP进销存系统、财务系统、OA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以及和生产相关的DCS系统、PLC系统,公司依托智能制造战略,通过建设生产执行管理系统(MES)和能源管理系统(EMS),实现车间生产管理能力、品质保证能力、安全生产能力、设备管理能力、车间物流运转能力的大幅提高,保证公司的高标准生产、高质量交付水平。 (1)生产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 建立高效管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上承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下接车间底层智能化设备,解决信息脱节问题,通过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打破了原有的数据“黑匣子”,将各工序的生产进度、品质不良等信息及时反馈,实现了前后道工序的均衡化生产;实现了生产、能耗、计量、物料、仓储等领域的精准控制,配合车间调度综合管理平台,为车间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了对车间班组级别的实时管控。通过建立生产追溯体系,将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管理,最终建立透明化数字化工厂。 (2)能源管理系统(EMS)建设 搭建醋酸化工能源管理平台,基于重点耗能设备的的负载分析,对企业重点耗能设备的实时运行情况、实时能效情况进行监控,为企业的重点耗能设备日常运维、工艺改造提供指导。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以流程图监测、流程图回放、能耗实时/历史趋势查询、实时报警等方式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各类型物联网采集设备以及智能分析工具,将企业能源情况、负荷情况、容需量情况、功率因数情况实时呈现在平台,为设备运转情况提供数据参考,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通过查看某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便于对分布于不同 PLC 和 DCS 系统的关键历史数据的进行对比分析,对关键技术指标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方案价值

分条提炼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取得的具体成效,建议使用数据增强说服力,如生产效率提高幅度、生产成本降低幅度、用工降低人数、优等品率上升幅度、不良品率下降幅度、关键生产工序数据自动采集率和自动控制投用率等。 (1)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公司人工管理模式由低效率的人工行为,转变为云平台统一抄报、分析和管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高效快速地实现数据的获取和建模分析,辅助计划决策管理,缩短各环节决策周期,实现销售收入增长,生产成本减低,企业利税增长。 (2)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普遍使用,有效地节约能源,在产能增加的同时,减少了材料浪费,提高了管理效力,信息化管理可有效跟踪生产任务情况,通过合理安排和资源协调,产能明显提高。 (3)产品品质持续改善 企业设备状态可即时掌握,实时掌握生产进度,产能及人员充分利用以提升效率,可以应对更多客户订单需求,通过生产制造执行管理模块,实现计划、生产、执行、控制、采集、追溯、统计及生产任务指挥调度的可视化和智能化,实现产品双向质量追溯,推进品质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