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 资讯详情

装配式建筑时代,建筑材料企业的发展新方向

发布单位/企业: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促进中心
发布日期:2025-03-26

在建筑行业迈向现代化、绿色化的进程中,装配式建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高效的施工过程以及显著的环保效益,正重塑着建筑行业的格局。对于建筑材料企业而言,装配式建筑时代的到来,既是挑战,更是为其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对适配材料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预制混凝土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混凝土已难以满足预制构件快速生产、高精度成型以及良好耐久性的需求。因此,建筑材料企业需要大力研发特种混凝土,如自密实混凝土,其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无需振捣即可在模具中自行填充密实,能有效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与成型质量;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显著增强其抗拉、抗裂性能,提升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与耐久性。在墙体材料方面,轻质、保温、隔音且易于安装的新型墙板成为市场热点。像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以其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可锯可刨等特点,成为装配式建筑内隔墙与外墙保温的理想选择。建筑材料企业应敏锐捕捉这些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投入。

生产模式的变革是建筑材料企业顺应装配式建筑时代的关键环节。传统建筑材料生产模式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效率低、质量波动大,难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对材料大规模、标准化、精细化的需求。企业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型。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构建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从原材料上料、搅拌、成型到产品养护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例如,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中,采用自动化配料系统,可精确控制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配比,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利用高精度模具与自动化振捣设备,能保证构件尺寸精度与表面平整度。同时,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生产计划、设备运行状态、库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在技术创新层面,建筑材料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材料性能。例如,合作研发新型保温材料,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增强防火、防水、抗老化等综合性能;研究新型连接材料与技术,确保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牢固、可靠,保障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企业自身也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专业研发团队,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申请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拓展策略对于建筑材料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积极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设计单位深度合作,参与建筑设计方案的材料选型环节,提供专业技术建议,使材料更好地适配建筑设计需求;与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与质量可靠性,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通过参加行业展会、举办产品推介会、发布企业宣传资料等方式,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与产品美誉度,拓展市场份额,树立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材料领域的良好形象。

在装配式建筑时代,建筑材料企业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模式转型、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新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的变革浪潮中站稳脚跟,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