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
公告
服务商
2025年5月14日,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继续呈现下行态势,动力煤、焦煤等主要煤种价格均承压运行。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需求端疲软与供给端过剩的双重压力,使得煤价短期难见企稳迹象。
一、动力煤市场: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下游采购意愿低迷
截至5月14日,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已跌至625元/吨,较月初累计下跌8.3%。主产地方面,山西大同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降至490元/吨,内蒙古鄂尔多斯同热值煤价跌至470元/吨,均创年内新低。下游电厂库存高企,沿海八省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维持在22天以上,采购需求持续低迷。此外,非电行业如水泥、化工等开工率不足,进一步削弱了动力煤需求。
二、焦煤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加速下行
焦煤市场同样面临严峻形势。山西吕梁主焦煤(A9.5,S0.7,G85)车板价已跌至1750元/吨,较4月底下跌12.5%。下游钢厂利润微薄,对焦煤采购采取“按需补库”策略,导致焦煤需求持续萎缩。同时,进口焦煤冲击加剧,蒙古国甘其毛都口岸通关量维持在高位,俄罗斯焦煤到港量增加,进一步挤压了国内焦煤市场份额。
三、进口煤冲击:价格优势显著,挤占国内市场
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持续加剧。截至5月14日,印尼38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低至430元/吨,较国内煤价低40元/吨;澳大利亚55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降至720元/吨,与国内现货价基本持平。尽管进口煤性价比优势明显,但国内电厂因库存高企,采购意愿依然低迷。不过,部分非电企业因成本考虑,增加了进口煤采购比例,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价下行压力。
四、政策与成本:支撑有限,难以扭转市场趋势
尽管部分煤企通过限产保价、调整销售结构等措施试图稳定煤价,但效果有限。一方面,港口现货价格已逼近年度长协价上限,煤企利润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产地倒挂现象严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低迷,市场流通量减少。此外,国家能源局近期强调“保供稳价”政策基调,预计短期内不会出台大规模限产措施,市场供需宽松格局难以改变。
五、未来展望:短期弱势难改,长期或迎结构性调整
短期内,煤炭市场将继续面临需求疲软与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煤价或进一步探底。不过,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部分电厂可能启动补库,对煤价形成一定支撑。长期来看,随着能源转型加速,煤炭消费占比将逐步下降,市场供需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2025-2030年中国铝材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2025 年普通人收入增长指南:行业对比与多元路径
2025年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2025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电解铝今日价格分析
2024年末能源化工行业原材料价格走势回顾与未来展望
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年中国五金金属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