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识解析体系,借助二维码、RFID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设备健康和资产管理系统,包含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保养,到报废处置等一系列过程,既包括设备本身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和带来的产值或资产的变动。
设备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设备台账、设备日常管理、设备维修保养、设备点巡检、设备备件管理、工具管理、维修人员档案管理、知识库、统计分析。通过与智能化设备硬件对接或通过外接智能传感器的方式,我们的设备管理系统完全具备对所管理的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能力,从而实现设备管理智能化、自动化。
设备管理对生产设备进行正常处置管理,如设备转移、租赁、报废、归还等;维保管理根据企业特点自定义对设备进行维保计划、维保任务、报修工单、委外技改相关业务流程管理,重新定义传统设备报修维修流程,做到流程规范可溯源,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实现对设备进行预警维保提醒,形成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实现日常性和周期性点检功能,并且为定修、改造、修正点检工作量等提供依据;统计包括设备故障率、待修率和完好率,根据系统的实时数据,提供OEE报表分析,OEE趋势分析,停机和故障分析,产线生产实时监控电视看板,关键生产事件信息及时推送。
设备管理系统(EAM)以TPM全面生产维护体系为基础,结合离散型制造企业以设备效率为核心、流程型制造企业以可靠性与维修性为核心的绩效改善目标,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标识化的设备资产智能管理,准确记录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履历;到加强设备合同、协议等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建立起规范、完整、清晰的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平台。
再通过智能采集终端、工业APP,自动采集设备运行、点检、保养、故障、维修、备件等反映设备健康状态和运维情况的数据信息,经过工业大数据算法模型和人工智能NLP知识图谱智能分析后,输出管理人员关注的MTBF、MRT、MTTR、TEEP、OEE、设备能耗等关键决策指标。帮助企业从事后维修,向预防维修、预知维修、预测维修升级,提升设备管理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