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标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旨在把分散的能源信息,利用各种能源计量设备实现能源信息的统一汇总、计算、分析和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打通碳排放、碳足迹产业链标识数据上中下游流通,从销售、采购、生产、仓储、运输、服务等环节推动数据协同,满足企业自身对碳管理的相关要求,实现对零碳企业进度的宏观把控、微观监控、综合调度、智慧决策,为园区产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低碳转型、政策制定等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包括监管端及企业端,其中监管端服务于集团或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端服务于集团子属企业或高排放工厂机构。
系统按照“4+N”的总体架构予以设计。即通过“4”项服务构建企业碳资产管理系统标准版,以满足企业碳资产管理基本需求,辅之以“N”项个性化定制模块,打造企业碳资产管理系统拓展版,满足企业深度参与碳交易及碳金融衍生服务需求。
需要针对两类用户的功能切分不同的模块。譬如企业用户,具有核算模板库、标准缺省值管理、数据字典配置、实时核算、数据存证等功能,同时也有人员组织管理、设备维护等功能。监管用户,具有组织管理、人员管理,报告存证管理等重要功能。同时也就有数据看板,企业整改项等管理功能,可以对下属企业与服务机构进行信任评分。
双碳与标识解析相结合,搭建碳效监测平台,借助标识解析体系公共服务能力,打通企业间数据互通;形成碳效评价体系,刻画产品立体“碳画像”,从产品原料到加工成品,有效溯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标识产品的碳足迹,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工业互联网标识码,获取产品从原料到加工,从成品到物流运输上架中的所有碳足迹消耗。不仅可以引导消费者绿色低碳购物,还能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这将有助于国际碳交易市场取得先机,升级优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