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
公告
服务商
已为你找到 4250 条资讯信息
截至2025年5月14日,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供需宽松格局,价格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已跌至630元/吨,较4月底的676元/吨下跌6.8%,逼近600元/吨关口。这一趋势与主产地煤价普跌、港口库存高企、进口煤冲击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一、主产地煤价普跌,供应压力加剧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主产区煤矿集中下调煤价5-20元/吨。例如,巴彦高勒矿洗末煤单日跌幅达20元至495元/吨,尔林兔矿洗粉煤跌10元至443元/吨。部分煤矿因市场疲软或检修暂停销售,产地库存攀升至中高位水平。贸易商发运倒挂严重,拉运积极性低迷,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压力。二、港口库存创新高,疏港压力凸显环渤海港口库存已攀升至3110万吨,创年内新高。下游电厂日耗维持低位,采购需求疲软,部分港口连续多日无船可装。沿江港口受北港跌价拖累,低硫5000卡煤价跌至600-615元/吨。贸易商悲观情绪蔓延,低价抛货现象增多,进一步压制了煤价。三、进口煤冲击加剧,价格优势削弱印尼Q3800到岸价低至435元/吨,较国内煤有35元/吨的价格优势,但国内电厂库存高企叠加清洁能源替代效应,进口煤采购意愿疲软。俄罗斯因运力不足仅完成1/3计划运量,加剧了供应紧张预期。此外,澳大利亚高卡煤因性价比下降成交冷清,进一步挤压了国内煤价空间。四、政策与成本支撑有限,价格中枢下移尽管港口现货价格已逼近年度长协上限770元/吨,但煤企限产保价措施效果有限。中国神华预测2025年煤价中枢将下移至650-750元/吨区间,部分时段或跌破长协价。同时,产地倒挂、灾害治理等因素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煤价波动,但难以改变整体下行趋势。五、未来展望:短期弱势震荡,长期供需宽松短期内,夏季用电高峰临近或刺激电厂补库需求,但高库存和进口煤冲击仍将压制煤价。长期来看,随着能源转型加速和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煤炭消费空间将持续被挤压。预计全年动力煤价格中枢较2024年下移5%-8%,市场将呈现“供需宽松常态化、价格低位震荡”的特点。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农产品与橡胶市场呈现“大豆价格承压、橡胶触底反弹”的分化格局。大豆价格受全球丰产预期、贸易摩擦及需求疲软拖累,延续下行态势;而天然橡胶市场则因主产区减产、库存去化及需求改善,价格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大豆市场:丰产预期与需求疲软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报1012美分/蒲式耳,较月初下跌3.2%;连盘豆粕主力合约报3050元/吨,跌破3100元/吨支撑位。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全球丰产预期:美国农业部(USDA)预计2025/20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4.12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巴西产量或创纪录达1.65亿吨。需求端疲软:中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8%,饲料需求减少;欧盟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下调至8%,大豆压榨需求萎缩。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中国大豆加征15%关税,中国反制措施导致美豆进口量同比锐减40%,但巴西、阿根廷大豆进口占比提升至85%。短期来看,大豆价格或测试1000美分/蒲式耳支撑位;长期而言,2025/2026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或升至1.2亿吨,库存消费比升至29%,价格或维持950-1050美分/蒲式耳区间震荡。二、橡胶市场:减产预期与需求改善共振,价格触底反弹今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主力合约报14250元/吨,较月初上涨2.1%;泰国RSS3烟片胶报价1780美元/吨,持平。价格企稳核心逻辑包括:主产区减产预期:泰国南部降雨偏多导致割胶受阻,原料胶水价格报52泰铢/公斤,较月初上涨5%;越南、柬埔寨等国因病虫害减产10%-15%。库存去化加速: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降至55万吨,较年初下降20%;上期所橡胶仓单库存降至18万吨,创近三年新低。需求边际改善:中国重卡销量环比增长15%,全钢胎开工率回升至68%,叠加轮胎出口订单同比增长8%,需求端支撑价格。三、未来展望:生物合成与气候风险重塑农产品格局大豆市场:关注基因编辑大豆(如高油酸、低植酸品种)的商业化进程,以及合成生物学对植物蛋白替代品的冲击。橡胶市场:需警惕生物基橡胶(如杜仲胶、蒲公英橡胶)的技术突破,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主产区产量的长期影响。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能源与建材市场呈现“原油高位震荡、水泥价格探底回升”的分化格局。国际原油价格受地缘政治冲突、OPEC+减产及需求复苏预期支撑,延续高位震荡;而国内水泥市场则因基建需求边际改善、错峰生产政策执行及成本抬升,价格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原油市场:地缘博弈与需求复苏交织,价格高位震荡今日WTI原油期货报61.02美元/桶,较月初上涨4.5%;布伦特原油期货报64.87美元/桶,持平。价格波动核心逻辑包括:地缘政治扰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红海航道安全风险加剧,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推升风险溢价。OPEC+减产支撑:OPEC+维持220万桶/日自愿减产至2025年底,叠加沙特额外减产50万桶/日,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需求复苏分化:美国汽油需求同比增长3%,但中国炼厂开工率降至72%,欧洲柴油需求同比下降2%,需求端呈现区域性分化。短期来看,原油价格或维持60-65美元/桶区间震荡;长期而言,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计达1.8%,非OPEC+供应增速2.2%,供需缺口收窄或限制价格上行空间。二、水泥市场:基建需求改善与错峰生产共振,价格企稳回升今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报325元/吨,较月初上涨1.8%,其中华东地区涨幅达3%。价格企稳核心逻辑包括:基建需求边际改善:1-4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6.5%,高速公路、水利等重大项目开工率回升至75%,水泥需求环比增加10%。错峰生产政策执行:20个省份执行夏季错峰生产,平均停窑天数延长至20天,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65%,供应端收缩显著。成本端抬升:煤炭价格报820元/吨,较月初上涨3%,石灰石、矿粉等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成本支撑水泥价格。三、未来展望:新能源替代与政策调控重塑能源格局原油市场:需警惕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2025年产量或增至1350万桶/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年或达45%)对传统油品需求的长期冲击。水泥市场:关注光伏玻璃、风电塔筒等新兴领域对水泥需求的替代效应,以及超低排放改造、碳交易市场对行业成本的影响。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稀有金属与化工原材料市场呈现“钨价高位震荡、PTA价格反弹”的分化格局。钨价受资源稀缺性、环保政策及军工需求支撑,价格延续高位震荡;而PTA价格则因成本支撑、需求改善及供应扰动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钨市场:资源稀缺与政策驱动,价格高位震荡今日黑钨精矿(65%)报价约13.5万-14.3万元/吨,仲钨酸铵(APT)价格约20.5万-21.5万元/吨,较月初持平。价格高位震荡核心逻辑包括:资源稀缺性:国内钨矿开采成本飙升至8万元/吨,环保政策趋严导致中小矿山停产,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军工需求: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对钨合金的需求同比增长15%,叠加硬质合金刀具出口量环比增长10%,需求端支撑价格。政策驱动:国家将钨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实施开采总量控制政策,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局面。二、化工市场:成本支撑与需求改善,PTA价格反弹今日PTA内盘均价报4720元/吨,较月初上涨2.3%,期货主力合约报4892元/吨,企稳迹象显现。核心逻辑包括:成本支撑:原油WTI报61.02美元/桶,较月初上涨4.5%,PX外盘报785.67美元/吨,成本端推升PTA价格。需求改善:涤纶长丝开工率回升至85%,聚酯瓶片开工率回升至80%,叠加下游纺服需求边际改善,供需矛盾缓解。供应扰动:恒力石化、逸盛石化等大型装置检修,PTA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5%,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三、未来展望:技术迭代与政策博弈重塑格局钨市场:关注再生钨对原生钨的替代效应,以及3D打印、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对钨需求的拉动作用。化工市场:PTA需警惕生物基PTA、再生PTA等绿色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以及聚酯产业链产能过剩压力对价格的长期压制。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钢铁与塑料市场呈现“钢价分化、塑料市场博弈加剧”的复杂格局。钢铁市场中,螺纹钢、热轧板卷等建筑钢材价格因需求疲软延续跌势,而冷轧板卷、镀锌板卷等工业用材因成本支撑及出口改善出现企稳迹象;塑料市场中,PP、PE等通用料价格因供应宽松持续走弱,而PC、PMMA等工程料因需求回暖及成本支撑出现反弹。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技术替代三维度展开分析。一、钢铁市场:需求分化与成本博弈,价格走势分化建筑钢材:今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报3102元/吨,较月初下跌2.5%,热轧板卷现货报4340元/吨,持平。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疲软: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至5%,建筑钢材需求萎缩。库存高企:螺纹钢社会库存升至850万吨,较年初增加30%;热轧板卷库存增至300万吨,创近五年新高。工业用材:今日冷轧板卷现货报4340元/吨,较月初上涨1.2%,镀锌板卷报5080元/吨,持平。价格企稳核心逻辑包括:成本支撑:铁矿石价格报731元/吨,焦炭价格报1800元/吨,成本端推升钢价。出口改善:1-4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10%,其中冷轧板卷出口量环比增长15%,海外需求边际改善。二、塑料市场:供需失衡与成本支撑,价格走势分化通用料:今日PP粒现货报7210元/吨,较月初下跌1.8%,PE现货报7480元/吨,持平。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供应宽松:PP、PE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达85%、90%,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导致供应压力加大。需求疲软:下游包装、农膜等行业开工率降至70%,终端需求萎缩传导至上游。工程料:今日PC现货报15000元/吨,较月初上涨2.5%,PMMA报18000元/吨,持平。价格企稳核心逻辑包括:成本支撑:双酚A价格报10000元/吨,MMA价格报12000元/吨,成本端推升工程料价格。需求回暖:汽车、家电等行业对PC、PMMA的需求同比增长10%,叠加出口订单增加,供需矛盾缓解。三、技术迭代与政策博弈:重塑原材料长期格局钢铁市场:关注电炉钢对高炉钢的替代效应,以及氢基直接还原铁等绿色炼钢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塑料市场:需警惕生物基塑料、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风险,以及3D打印技术对塑料需求的结构性影响。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工业金属市场呈现“铜价承压、铝价震荡上行”的分化格局。铜价受全球需求疲软、库存累积及贸易摩擦拖累,价格延续回调态势;而铝价则因成本支撑、供应扰动及新能源需求边际改善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铜市场:需求疲软与库存压力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长江有色网1#电解铜均价报78150元/吨,较月初下跌1.2%,LME铜期货报78650美元/吨,跌破79000美元/吨关键支撑位。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端疲软:全球铜消费增速放缓至1.8%,其中中国电网投资同比下降5%,空调、汽车等终端需求同比减少8%。库存压力:LME铜库存升至25万吨,较年初增加40%;上海保税区库存增至30万吨,创近三年新高。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进口铜材加征15%关税,中国反击上调美铜进口关税至125%,导致中国对美铜材进口量同比锐减30%。短期来看,铜价或测试77000元/吨支撑位,若跌破则可能引发新一轮成本线抛售;长期而言,2025年全球铜矿供应增速预计达3.5%,消费增速仅2.1%,期末库存将升至35万吨,铜价或维持75000-80000元/吨区间震荡。二、铝市场:成本支撑与供应扰动共振,价格企稳回升今日长江铝业网A00铝锭均价报20150元/吨,较月初上涨1.5%,LME铝期货报20155美元/吨,企稳迹象显现。核心逻辑包括:成本支撑:氧化铝价格报3100元/吨,较月初上涨3%,预焙阳极价格报4200元/吨,成本端推升铝价。供应扰动:云南地区因电力紧张导致电解铝产能利用率降至85%,内蒙古新增产能投产进度延迟,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需求边际改善: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同比增长15%,光伏边框用铝量环比增长10%,叠加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至78%,供需矛盾缓解。三、未来展望:技术迭代与政策博弈重塑格局铜市场:关注再生铜对精炼铜的替代效应,以及智能电网、5G基站等新兴领域对铜需求的拉动作用。铝市场:需警惕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政策对供应的长期约束,以及汽车轻量化、建筑节能化对铝需求的结构性影响。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纺织业原材料价格呈现“棉价承压、化纤分化”的显著特征。棉花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需求疲软及供应宽松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延续低位震荡;而化纤市场中,PTA、涤纶短纤等品种因成本支撑及需求边际改善出现企稳迹象,但锦纶、氨纶等品种因产能过剩压力价格仍处弱势。以下从棉花、化纤两大核心板块展开分析。一、棉花市场:需求疲软与供应宽松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国内3128级棉花现货均价报14200元/吨,较月初下跌1.2%,期货主力合约CF2509报12800元/吨,跌破13000元/吨关键支撑位。价格下行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增至145%,中国反击上调美棉关税至125%,导致中国对美棉进口量同比锐减35%,但巴西棉、印度棉等替代性进口增加,全球棉花供应宽松格局未改。需求端疲软:下游纺企开机率降至78%,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棉纱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坯布库存积压至30天以上,终端服装出口订单同比减少25%。成本坍塌:新棉收购成本区间下移至14500-15000元/吨,现货价格已贴水期货1300点,套保动力不足,部分轧花厂因亏损停收。短期来看,棉价或测试12500元/吨支撑位,若跌破则可能引发新一轮成本线抛售;长期而言,2025/20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达2650万吨,同比增长3.2%,消费增速仅2.1%,期末库存将升至1850万吨,棉价或维持12000-13500元/吨区间震荡。二、化纤市场:成本支撑与需求分化,价格走势分化PTA与涤纶短纤:今日PTA内盘均价报4720元/吨,较月初上涨2.3%,涤纶短纤1.4D*38mm报6385元/吨,企稳迹象显现。核心逻辑包括:成本支撑:原油WTI报61.02美元/桶,较月初上涨4.5%,PX外盘报785.67美元/吨,成本端推升PTA价格。需求边际改善:涤纶短纤下游纺纱厂开机率回升至82%,坯布厂采购量环比增加15%,叠加涤纶短纤库存降至12天,供需矛盾缓解。锦纶与氨纶:今日锦纶FDY70D/24F报13250元/吨,较月初下跌1.8%;氨纶40D报24300元/吨,持平。价格承压核心逻辑包括:产能过剩:锦纶行业产能利用率仅65%,氨纶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导致价格战激烈。需求疲软:锦纶下游圆机厂开机率降至70%,氨纶下游经编厂开机率仅65%,终端服装需求萎缩传导至上游。三、未来展望:技术迭代与政策博弈重塑格局棉花市场:关注中美贸易政策调整、印度棉上市节奏及国内储备棉轮换政策对价格的边际影响。化纤市场:PTA与涤纶短纤需关注原油价格波动及下游纺服需求复苏力度;锦纶与氨纶需警惕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战风险。
2025年05月14日
截至2025年5月14日,新能源产业链核心原材料价格呈现显著分化态势。碳酸锂价格持续承压,钴价因供应扰动试探性上涨,镍价则因成本支撑维持高位震荡。以下从锂、钴、镍三大关键材料展开分析。一、锂价:供应过剩压力加剧,价格持续探底今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6.65万元/吨,较4月初下跌9.95%,工业级碳酸锂均价6.4万元/吨,跌幅达8.6%。锂价下行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供应端放量:青海盐湖进入集中出货期,叠加南美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全球锂资源供应持续过剩。需求端疲软:动力电池装机量虽同比增长52.82%,但储能领域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偏好导致碳酸锂需求增速放缓。成本坍塌:锂辉石精矿CIF中国价格已跌至765美元/吨,较年初下降6.51%,外购矿冶炼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短期来看,6.8万元/吨支撑位面临考验,若跌破则可能引发新一轮成本线抛售;长期而言,2025年全球碳酸锂总供给预计达155万吨,同比增长18%,价格或维持6.5万-7万元/吨区间震荡。二、钴价:供应缺口支撑价格,但需求端压制涨幅今日电解钴均价报24.55万元/吨,较4月初回落2.58%,但受刚果(金)钴出口禁令(2月-6月)影响,全球钴供应缺口约5万吨。非洲雨季导致运输延迟,原料进口量环比下降15%,叠加新能源汽车排产环比+18%,三元前驱体采购回升,推动钴价在24万-25万元/吨区间波动。需警惕的下行风险包括:LFP电池替代: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及中低端乘用车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削弱钴需求。数码需求疲软: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不及预期,钴酸锂价格已跌至22.75万元/吨,较4月回落1.09%。三、镍价:成本支撑与需求复苏共振,价格中枢上移今日LME镍价报2.5万美元/吨,较4月持平,但底部支撑坚实。核心逻辑包括:印尼政策扰动:镍矿出口配额增长9.8%,但资源税率上调至14%-19%,高成本矿山减产,全球镍矿成本75%分位线约1.8万美元/吨。需求结构性改善: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5%,三元电池用镍需求增长,高镍电池占比回升至30%,叠加镍在储能领域应用扩展,支撑价格中枢上移至2.6万-3.0万美元/吨。四、未来展望:技术迭代与政策博弈重塑格局锂资源:关注盐湖提锂成本优化及固态电池对锂需求的结构性拉动。钴资源:刚果(金)出口政策、无钴正极材料商业化进程(如镍锰酸锂)将决定长期价格中枢。镍资源:印尼镍铁产能释放节奏、不锈钢需求增速及高镍电池渗透率是关键变量。
2025年05月14日
2025年5月14日,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继续呈现下行态势,动力煤、焦煤等主要煤种价格均承压运行。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需求端疲软与供给端过剩的双重压力,使得煤价短期难见企稳迹象。一、动力煤市场: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下游采购意愿低迷截至5月14日,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已跌至625元/吨,较月初累计下跌8.3%。主产地方面,山西大同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降至490元/吨,内蒙古鄂尔多斯同热值煤价跌至470元/吨,均创年内新低。下游电厂库存高企,沿海八省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维持在22天以上,采购需求持续低迷。此外,非电行业如水泥、化工等开工率不足,进一步削弱了动力煤需求。二、焦煤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加速下行焦煤市场同样面临严峻形势。山西吕梁主焦煤(A9.5,S0.7,G85)车板价已跌至1750元/吨,较4月底下跌12.5%。下游钢厂利润微薄,对焦煤采购采取“按需补库”策略,导致焦煤需求持续萎缩。同时,进口焦煤冲击加剧,蒙古国甘其毛都口岸通关量维持在高位,俄罗斯焦煤到港量增加,进一步挤压了国内焦煤市场份额。三、进口煤冲击:价格优势显著,挤占国内市场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持续加剧。截至5月14日,印尼38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低至430元/吨,较国内煤价低40元/吨;澳大利亚55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降至720元/吨,与国内现货价基本持平。尽管进口煤性价比优势明显,但国内电厂因库存高企,采购意愿依然低迷。不过,部分非电企业因成本考虑,增加了进口煤采购比例,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价下行压力。四、政策与成本:支撑有限,难以扭转市场趋势尽管部分煤企通过限产保价、调整销售结构等措施试图稳定煤价,但效果有限。一方面,港口现货价格已逼近年度长协价上限,煤企利润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产地倒挂现象严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低迷,市场流通量减少。此外,国家能源局近期强调“保供稳价”政策基调,预计短期内不会出台大规模限产措施,市场供需宽松格局难以改变。五、未来展望:短期弱势难改,长期或迎结构性调整短期内,煤炭市场将继续面临需求疲软与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煤价或进一步探底。不过,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部分电厂可能启动补库,对煤价形成一定支撑。长期来看,随着能源转型加速,煤炭消费占比将逐步下降,市场供需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2025年05月14日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5月12日,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103.60万吨,环比增35.2%;237家主流贸易商建筑钢材成交13.54万吨,环比增43.6%。5月12日,Mysteel62%铁矿石指数100.85,涨2.8,月均98.55;65%铁矿石指数112.1,涨2.8,月均109.84。(单位:美元/干吨)5月12日,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累计上调60元/吨,报2970元/吨。5月13日,沙钢废钢上调50元/吨,执行价重一2500元/吨;重二2470元/吨;重三2440元/吨。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1日晚在日内瓦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何立峰表示,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挥全球贸易“稳定器”作用,维护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更大贡献。商务部:下一步,将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会同相关部门,全力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据商务部数据,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3%。 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密切跟踪战略矿产流向,强化信息研判共享,及时做好预警和相关处置,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5月12日,全国优特钢(126家样本企业)成交量9.26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6万吨,增幅98.71%,创近三年新高。5月12日,全国样本贸易企业工业线材成交3.51万吨,环比增加48.89%。5月5日-5月11日,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570.0万吨,环比减少64.4万吨;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354.6万吨,环比减少95.1万吨。 5月5日-5月11日,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422.5万吨,环比减少117.9万吨。澳洲发运量1797.2万吨,环比增加28.0万吨;巴西发运量625.2万吨,环比减少146.0万吨。调研显示,4月硅锰产区187家生产企业(占比99%)产量805895吨,环比减10.37%。中汽协: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 南钢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安矿业以9.20亿元竞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探矿权保留)探矿权。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工作要求,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2024和2025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均分别有12家。详情>> 17家重点房企2025年1-4月销售额合计4319.76亿元,同比下降16.2%;4月销售额合计1150.41亿元,同比下降25.6%,环比下降20.4%。
2025年05月14日
2025 年普通人收入增长指南:行业对比与多元路径
2025-2030年中国铝材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2025年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2025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中国五金金属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涂料市场价格动态与环保升级趋势
电解铝今日价格分析
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